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我们致力建设的金融强国,既遵循现代金融强国崛起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我们要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中借鉴和超越全球金融强国建设的经验成果,继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国家兴衰,金融有责。能否拥有强大的金融,关乎一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纵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大国崛起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撑。当然也要看到,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构成了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依托。荷兰、英国、美国等世界性金融强国的崛起进程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反过来看,如果金融搞不好,甚至爆发金融危机,那么经济发展必然受到重挫,现代化进程可能迟滞甚至中断。失败的例子在现实中屡见不鲜,譬如,不少拉美国家为金融危机所累,至今仍陷于“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自拔。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把党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立足现实,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全国人民着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奋力前行。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效的金融体系通过发挥创造信用、配置资金和分散风险等功能,为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家提供实施创新活动所需的各类要素,在推动创新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握发展阶段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快推动我国实现从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总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强大的金融。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擘画了金融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强调“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可概括为“1+6”),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战略任务,在“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实践要求指引下,我们必须把锚定建设金融强国、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作为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直接体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我们致力建设的金融强国,既遵循现代金融强国崛起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六个强大”是对金融强国核心特质和一般规律的精辟概括,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基本要义的刻画系统展示了我国金融强国道路的鲜明特色。我们要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中借鉴和超越全球金融强国建设的经验成果,继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建设中国特色金融强国》一书以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为根本遵循,立足我国发展实际,充分汲取有益的国际经验,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在金融强国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力求多维度、立体化展现中国特色金融强国建设的“四梁八柱”。一方面,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维度提炼总结世界范围内金融强国的基本特质、关键要素和一般规律;另一方面,从实践逻辑维度探究中国特色金融强国建设的道路根基,分析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任务、主攻方向和支撑保障等重大现实问题。希望该书的出版,能对广大读者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金融强国、树立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有所帮助。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金配资网,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恒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